创始人风采
当前位置:首页 > 关于我们 > 创始人风采

都市时报《茶花爷爷有梦想》

发表时间:2016-1-24 来源:都市时报 作者:管理员 (共人浏览) 【字体:

 

   201573日,昆明《都市时报》奔流杂志刊登了《茶花爷爷有梦想》一文,该文/图占据3个版面。详情请点击以下链接阅读。

   http://times.clzg.cn/html/2015-07/03/node_319.htm
 
 
全图/文如下:
 

 

暮年“误入”茶花园 一见倾心十八年

 

     发布时间:2015-07-03

  ■ 都市时报记者 毛亚南

 

  如果不是因为2014年的一次突然断水,位于昆明近郊的卧云山茶花园可能至今仍不为人所知。那一次,200多亩茶花无水浇灌,茶花园的主人黄文仲不得已,去找了西山区团结街道办协调。从那时起,这片“世外桃源”般的茶花园终于展露在世人面前。

  这个茶花园,占地200多亩,栽种着30多万株茶花,包括童子面、醉香、春节等200多个优良品种;而花园主人黄文仲的经历更显离奇:他,自知天命的年纪开始在卧云山种茶花,足足侍奉了它们18年。如今,74岁的他,依旧养护着这个在国内都值得一提的世界名优茶花母本园。

  昆明郊外的“茶花源”

  望不到边的松林里,树下生长着大片的茶花。阳光从松树叶缝中散落下来,照在茶花叶子上,金光闪闪。

  

  3月底的一个上午,我们驱车从昆明一路向西,往豹子箐方向前行,去寻找那个传说中的茶花园。

  豹子箐一带,一直是西山区森林覆盖率高,植被覆盖很好的区域。卧云山地界风景优美、山林茂密,还有“卧云仙居”等居家养老之地,这几年,西山区将这里打造成旅游开发区域,正蓄势待发。

  到了卧云山转盘,左转上一条很窄的土路。这路看上去很少有人走,一直伸向偏僻的松林。到了目的地,一扇褪色的朱红色大门缓缓打开,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慈祥地招呼着大家。他就是黄文仲。他的身后茶花正红,院墙高处,一棵粉红色的樱花正值盛花期,一阵风刮过,粉白色的花瓣随风飘落。

  老先生知道我们是为茶花而来。还来不及寒暄,他便带着我们进了茶花园。

  “这棵叫‘帕克斯博士’,名字是我取的,茶花树都有4米多高,是我这里的镇园之宝,有人开价18万元要买,我没同意!”大门口,黄文仲指着一棵叶子大而油亮的茶花说,这棵茶花属极品,花开得很大,颜色很正,“是茶花发烧友最想拥有的品种之一”。

  “这棵叫春节,是我18年前种的,目前这种4米高的花很难找了,但我这里就有6棵。”黄文仲指着园里的花,滔滔不绝,时不时捡起一朵即将凋谢的花,凑在鼻子前闻闻。

  介绍完门口的花,他带领我们朝山林走去。刚走上一个小坡,一行人就被眼前的景观震撼了——漫山遍野,全是茶花。望不到边的松林里,几十米高的松树像一把把大伞撑在空中,阳光从松树叶缝中散落下来,照在茶花叶子上,金光闪闪。随风飘洒下来的松针随意地落在树下生长的茶花上,又造出一道美丽的风景。

  黄文仲解释说,茶花属半阴植物,山间有松树遮光,落叶形成腐殖土,可省许多肥料;松针冬天还可以当茶花的“被子”,松针形成的腐殖土透气,最适合茶花生长。“这是帕克斯林,那边是赤单林,那是春梢……”老先生每介绍一种,都伸手轻轻抚摸茶花,目光温暖。看见凋谢的茶花,他会熟稔地整理一下茶花枝条,就像在帮年幼的孙女掸掉身上的灰尘。

  为了让自己这个位于卧云山的茶花园能有更好的观赏环境,黄文仲种茶花还讲究布局。他在茶花园中设计了中心花园、300米长的“帕克斯道”两旁种满“帕克斯博士”茶花,道路通往种有1万多株这种茶花的“帕克斯林”;走上“醉香坡”,到达“克瑞墨区”,往前走是“皇家天鹅绒区”,然后是“采穗”区……

  这个名为“黄氏茶花园”的所在,其实就是位于西山区团结街道办卧云山的一片天然松林。山不陡,当年黄文仲带领工人们在山丘上稍作平整,就横向种下了各种茶花。这样,站在山顶往下看,就能看到一圈圈的“茶花梯田”。老人早就布好了局,要让那些他最喜欢、而且最能代表他的茶花园的几种名贵茶花集中种植,让前来观赏的人们感受到这里的不俗。

  在山林间穿行半个小时,一路欣赏,一路询问,我们依然没能找到茶花园的围墙——这里栽种茶花的面积是200亩,茶花保守估计有30万株。树龄接近20年的名贵茶花比比皆是,也有大批10年左右的小龄茶花。黄文仲极为珍爱这些茶花,18年来,他和妻子基本上都住在茶花园里,粗茶淡饭,很少离开。茶花园靠近大门处有一排平房,其中一间就是二人起居的地方,简单的床铺、一台旧电视机,几本磨损得厉害的茶花书籍,就是房里的全部了。

  “除了睡觉的时间,他基本上都在茶花园里,感觉他永远看不够那些茶花!”黄文仲的妻子说。

  不管花开不开,黄文仲已经习惯了茶花的陪伴。18年如一日对茶花的呵护,甚至胜于他对自己的呵护。

  暮年,他当上了花园主

  退休后,黄文仲无意中涉足了租林地、种茶花的事业。从毫无经验到繁花满园,他付出了很多。    

  

  说起自己种茶花的故事,黄文仲笑:“人家是半路出家,我是暮年误入茶花园,18年了。”

  黄文仲,四川人,当过老师、医生,做过英语培训。1995年退休之后,他和一个朋友无意中听说卧云山有林地出租的消息,于是两人上山一看,顿时

  喜欢上了山上的那种感觉。还没考虑山地可以干什么,黄文仲便将积蓄拿出大部分,买下了207亩荒坡、荒地的使用权。

  林地拿来之后,他又得知,中国林业科学院想在国内做外国名优茶花的收集、引种和研究项目。课题组一位首席专家看中了云南栽种茶花的天然优势,非常希望云南能推广种植世界名贵茶花。

  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,黄文仲便许下了栽种茶花的心愿。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,他心里一直有一个栽花种草的梦想。而他租下的卧云山,恰好适合栽种茶花。

  黄文仲回忆,他小的时候,当老师的母亲就很喜欢花花草草,时常在自家小院里养花。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,母亲曾在院里栽种一棵栀子花,花白而香。后来,他也见过栽在院门口的茶花,红色的茶花盛开时,那一抹红让他至今难忘。

  “黄氏茶花园”的第一批国外名贵茶花,是他远赴北京,从中国林业科学院引进来的。他还从各个渠道买回云南本土的优良品种,如“恨天高”;福建、浙江等省比较出名的“赤丹”茶花,也是他的首选。

  此前,黄文仲没什么栽种植物的经验,更不知道该种些什么茶花。但他对这事很上心,除了购买茶花种植、养护等方面的书籍,还专注于搜集报刊、杂志上有关茶花的文章,通过剪贴或复印做成剪报本,时常翻出来学习。

  但是,做事光靠热情和冲动是远远不够的。黄文仲在富民的得乐村也有1000亩的苗木基地,也种了一部分茶花。2005年,这里种植的10多万株茶花突然变得没精打采,“诊疗”了一个星期,最终也未能存活下来。找不到原因,又眼睁睁看着自己几年的心血付诸东流,黄文仲伤心不已,但这更坚定了他种植、研究茶花的决心。最后,他终于找到了事情的“元凶”——浇灌了被工业排放污染的河水。

  这以后,浇灌茶花的水成了他第一道要把好的关口。一把火烧掉那10多万株已经长了近3年的茶花后,第二年,他又扦插了更多的茶花。

  “茶花是生活,茶花是生命”

  18年来的精心学习和栽培,加上妻子的支持,使黄文仲的晚年生活充满着茶花的芳香。

  

  2013年,昆明下了雪,卧云山上雪更大,刚搭建好的温室大棚一夜之间全被雪压塌了,而那些大棚里,摆放的全是黄文仲精挑细选的名贵品种。看到这一幕时,黄文仲反而很平静。他没有捶胸顿足叹息,而是把工人们一起叫来打雪仗、堆雪人。那一天的雪景很美,茶花园里欢声笑语。

  待雪融化后,黄文仲才指导工人们重新搭起大棚,挽救那些还有救的茶花。一切就这么悄悄地归于平静。

  黄文仲说,种茶花的这18年来,他遇到过资金紧缺、茶花突然死亡、灌溉中断等各种意外情况。但不管境况多么窘迫,他始终没有放弃种好茶花的梦想。

  说起老人这些年来的经历,就一定得提及他现在的妻子小资。小资今年不到40岁,夫妻俩年龄相差很大,但两人都对茶花无比钟爱。正是这对老夫少妻,共同造就了现在的茶花园。

  当年,黄文仲决定上卧云山种茶花,考虑到他的身体等因素,家里人大多反对。只有小资支持他,默默地跟着他去了山上。黄文仲有高血压等慢性病,做饭、洗衣等家务活也很难亲力亲为,他更多的时间是用来看书、学习,以便更好养护他的“宝贝”们。小资不光是他的生活伴侣,还是他这些年来的司机、保姆、军师……

  小资回忆,多年来,黄文仲每天除了看书、学习,就是观察茶花,基本没有别的娱乐。老人早上6点多就会起床看书,早饭后去看茶花园,跟工人交代事情,午饭后午休1个小时左右,之后起床继续看书,并坚持做读书笔记。晚饭后,老人打开电视,看《新闻联播》和《云南新闻联播》,晚上8点半左右就寝。

  有关茶花的问题,小资几乎和黄文仲一样专业。她也一度对茶花痴迷,毕竟茶花园里的大小事情基本都由她来亲自打理,对外的茶花销售等信息,也要依靠她来完成。但在她眼里,黄文仲既是伴侣也是恩师,“不管是茶花还是生活上的一些疑惑,只要不懂的,他(黄文仲)总能解释清楚。”

  除了住在山上的时间之外,黄文仲每年有很少的时间,是住在他多年前买下的鑫苑别墅里。独栋别墅的小院子里,一进去,就能看到几十棵盆栽的茶花。

  “这里一年四季都会摆放几盆茶花。是为了我住在昆明城里的时候,用来观察气温、环境变化对茶花的影响。通过看这些茶花,我基本能掌握山上(茶花)的情况。”老人说,茶花喜欢温暖,气温突降很容易伤花,所以他要时刻观察。

  老人的别墅装修简单,一楼除了厨房、客厅之外,就是一个超大的书房,那是种茶花之前,他和女儿、儿子的学习场所。如今,他已经很少走进这个书房了。倒是二楼卧室的阳台成了他现在的小书房,一本名为《中华花经》的茶花刊物,扉页已经翻得起了毛边;还有《国内外茶花名种识别与欣赏》和《世界名贵茶花》两本书,也是黄文仲经常翻阅的。

  在他的书房,老人拿出的关于茶花的剪报及读书笔记的详细程度令人惊讶。随意翻看一本几年前的记录本,上面记录着他随笔写下的话:

  “茶花是生活,茶花是生命。”

  “晚年三件事:一、收集、保存世界名贵茶花;二、筛选、扩种世界名贵茶花;三、推广、销售世界名贵茶花。”

  “世界的名贵茶花是中华民族的,中华民族的名贵茶花是世界的。”……

  从他写下的这些文字不难看出,在这个古稀老人心里,茶花是何等重要。

  “这么多年种茶花,在团结卧云山和富民之间来回,也有感觉枯燥乏味的时候,但只要去到茶花园里转一圈,心情绝对是愉悦的,你会有情不自禁唱歌的冲动!”黄文仲说,18年来,茶花能“医治”他的所有不快,总是给他带来欢愉。

  “云南要做栽种茶花的老大”

  “这些茶花不是我的私人财产,现在它们姓‘黄’,我希望有一天它们能姓‘中华’”

  

  黄文仲说,中国的茶花其实是很出名的。

  浙江金华有国内出色的中国茶花文化园,这里的茶花观赏价值极高,也颇具研究价值。每隔一两年,黄文仲就会去一次金华,观赏那里的稀有品种。另外,黄文仲也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茶花园的常客,他通常会找一个安静的清晨,独自去欣赏这里的茶花。另外,南宁金花茶花园、重庆南山公园植物园、昆明金殿公园,也是黄文仲经常去的地方。

  种花这么多年,黄文仲还养成了另一个嗜好——他热衷于寻找国内栽种茶花的基地或是种植户的电话,通过电话联系和实地走访,寻找树龄10多年以上的名贵茶花品种,只要有,他都会前去,开高价买走中意的茶花。但多年来,他还没有觅到18年以上树龄的名贵茶花,这,也敦促着他不断地寻找。

  “当初种茶花时,我给自己一个期限:就是种满20年后,我要将我种的最拿得出手的茶花拿到世界茶花博览会上展览。我要让世界证明,作为茶花的母本国,中国也能种出名贵茶花。”黄文仲说,茶花生长周期长,种茶花的多,但种20年的茶花就少了,何况,他有30多万棵茶花都是栽了10多年的。另外,老人认为,云南“必须做栽种茶花的老大,也有理由种出具有云南特色的名贵茶花”,因为云南是世界茶花的近现代物种分布中心,世界各国的茶花品种母本,基本上都是从云南流出去的。

  黄文仲几乎将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投入在茶花种植上。今年4月,他和妻子又在富民扦插了10多万株世界名贵茶花。如今,离黄文仲“种20年再面世”的愿望达成只有2年时间了。但因为多年来投入太多,时间周期太长,资金压力也让老人感觉力不从心。他希望,他种的每一棵茶花都能得到懂茶花的人认可和呵护。

  “这些茶花就像是我的女儿,长大了始终要嫁人的!我希望找到能发现它们的价值和美的人。”老人现在考虑得最多的,就是这些茶花的归宿问题。他希望有懂花的“伯乐”出现,将那些生长多年的茶花好好保存下来,让他守护了18年的美丽能够更好地延续下去。

  “我老了,我现在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将这些茶花好好地保存下来。它们不是我的私人财产,现在它们姓‘黄’,我希望有一天它们能姓‘中华’,让中国乃至世界上爱茶花的人都能来观赏它们。”黄文仲说。